事實上,過去也有開展過社區康復服務,但服務范圍相對有限。以東井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中心于2000年取得康復醫學執業資格,但康復服務主要在老年病房開展。這一次,建立了一個示范社區康復中心。中心將70多項現代康復服務列入公示名單,服務范圍擴大到神經系統、骨關節系統、慢性疼痛、老年病等常見病和多發病引起的功能明顯的疾病?祻推跒檎系K的穩定期或后遺癥期。
“在兩年內,新建門診樓建成后,中心將配備近600平方米的門診康復面積和200平方米的住院康復面積!睎|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尹劍峰表示,社區康復就是康復;颊呋氐健白詈笠挥⒗铩钡募胰松磉,標準化、高質量的康復服務是“非常需要的”。中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松江區首家納入三級康復診療平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8年4月啟動了系統的社區康復診療服務。截至目前,通過雙向轉診渠道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308人,其中向上轉診106人,向下轉診202人。
為滿足社區居民高質量的康復需求,中心現已“推出”上肢康復機器人、空中軌道系統等智能康復設備。在職業治療區,記者看到一名脊髓損傷患者正在使用上肢康復機器人進行常規康復鍛煉!半m然它是一個機器人,但它更像是康復科的一個家庭成員。它可以幫助治療師完成許多手工功能培訓,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敝猩绞猩鐓^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科主任柴丹峰表示,上肢康復機器人可以補償部分上肢的負重,幫助患者利用剩余的神經肌肉支配能力進行訓練。相對于手工指導,輔以動畫提醒,更加有趣。